时间:2023/4/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作者:项结权)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怀腔、府调和皖剧等。

黄梅戏的前身“黄梅调”的名称来源于怀宁县的黄梅山,明末被后人称为“皖江戏剧鼻祖”的桐城人阮自华“别业”黄梅山,其在黄梅山创作的民歌曲调,被人曲作家吴梦旸称为“田野美歌谣”。

怀宁县志载黄梅山、阮自华

清初,安庆阮氏家班解散后,其所创作的民歌、民调等,流入民间。但因阮氏家族中阮大铖的负面影响,在怀宁石牌周边一度被称为“多多腔”。虽说也有称呼“黄梅调”,但其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安庆地区黄梅戏早期重点班社表

清初,黄梅调也流入了阮自华家乡---桐城,其曲调等也融入了当地的桐城歌。

桐城歌,也就是桐城民歌,是安徽桐城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山歌、民谣。明朝时期,桐城歌十分盛行,戏曲家冯梦龙在其《山歌》一书中就收集了“桐城时兴歌”24首。明代人沈德符在其著作《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云:“嘉、隆间,乃兴......《桐城歌》、《银纽丝》之属,......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桐城歌》封面

桐城歌的词、曲被桐城文化浸润,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抒情性,而且动作性特征明显,极易作表演性演唱。因此,在早期黄梅戏大小演出剧目中,桐城歌的基因元素比比皆是。黄梅戏《打猪草.对花》《闹花灯.开门调》《送同年》《苦媳妇自叹》《天仙配.四赞》《孟姜女送寒衣》《新八折》《三字经》《补背褡》《送绫罗》等都借鉴和引用了桐城歌的词曲及表演手段。有些如《苦媳妇自叹》《送同年》《慢赶牛》《新八折》等花腔小调几乎原封不动将桐城歌搬演于舞台。桐城歌中男女对唱的比兴手法在所有黄梅戏传统剧目中都被加以运用,以至于成为黄梅戏剧目、声腔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封面

康熙年间著名文人、大臣,被民间称为“宰相”的桐城人张英,对桐城歌也十分喜爱。他把桐城歌称为“樵歌”“插田歌”。其诗作中经常提及。

张英(-),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又号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待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此后历任礼部尚书,国史馆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康熙二十年(),张英乞假回乡重新安葬父亲。回乡安葬父亲后,他又在桐城龙眠山构筑房屋,在其乡居的诗作中多次写到“桐城歌”:

《村南》

日晚村南驻小车,人同飞鸟共明霞。

吟过树底微风起,影落溪流返照斜。

远度岭云寻蕙草,閒搜石磴置梅花。

欲归只隔樵歌路,便是青山谢朓家。

《山居杂诗八首.其八》

听罢桑音布谷催,蚤秔晚秫已全载,

水平秧齐柴门掩,齐唱樵歌入市来。

《夏日山居杂诗十四首.其十二》

珠帘三面对澄波,小啜云腴午睡过,

一部野人新鼓吹,山南山北插田歌。

《东西龙眠山二十咏.石马潭》

结屋龙眠西,沿溪路偏好,峰峦莽回互,水石相环抱,

石马立空潭,洄波纷素缟,曲涧尽文鱼,幽径皆香草,

但闻樵歌声,相和白云蚤,曳杖蹑青鞋,期向此间老。

《龙眠著书.其二》

家山端合老渔蓑,柳墅松堤景物多,

陇畔烟开春社近,明农共听插田歌。

张英在乡居期间,经常参加民间“赛社”活动:

《喜雨》

蒿目惊心原上田,蚁迁鸠唤已频愆。

连朝几见黑云满,当昼真看白雨悬。

枯藓顿教回紫翠,高檐骤与落清泉。

新凉社饮鸡豚熟,犹得吹邠庆有年。

他甚至还当起了“农官”:

《社饮》

低迷桑叶路,放浪竹皮冠。

谷贱村醪酽,年丰社饮欢。

前身应圃史,老我作农官。

土鼓吹邠雅,吾兼咏考槃。

乡居期间,他也经常去其兄张载的“松湖山庄”:

《初过宝穑堂(在松湖庄)》

宝穑堂从隔岁谋,主人今始得来游。

青松枝亚明湖出,古栗阴团小径幽。

远涨初生逢暮雨,晚禾重蓺趁新秋。

閒来检点人间事,社饮渔歌第一流。

从诗中看出,张英与其兄经常闲聊“社饮”、“渔歌”。

康熙二十五年()初张英回京城,家乡人经常去看他,特别是其六侄张廷莹经常前往京城,张英也特别喜爱他,写了很多关于他的诗,比如其写的《六侄为予说社坛之胜赋此》:

路隔层层石子河,数椽茅屋寄岩阿。

只因涧壑离尘远,更觉烟岚入画多。

社日赛神宜共往,花时避客合潜过。

三年未遂寻幽兴,为问松杉近若何。

张英和其六侄无所不谈,谈到社日赛神,自然谈到了民歌、小调。由此,张英也知道了桐城流行一种“黄梅调”,而且这种小调的名称由来与阮大铖家族有着一定的关系。

《张英全书》

张英一生“敬慎”处世,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奉为座右铭。阮大铖品格本不足道是世人皆知。在张英认为:美妙的山歌、小调也不能“圃竹欹斜失行次,庭萱污湿摧芳妍”(见张英诗《积雨》)。张英之子大学士张廷玉在雍正时主修《明史》时将阮大铖列为“怀宁籍”,并在《明史》里有这样一句话:“同邑左光斗为御史,有声,大铖倚为重。”由此可见一斑。

康熙四十年()十月,年过花甲的张英辞官。次年二月他回到故乡桐城。在龙眠山居住。在这年的梅雨季节,来到山中看到农民在雨中劳作,虽说大雨滂沱,淋湿了蓑衣,泥水淹没了小腿,但他们还在唱着“插田歌”。于是,他写了一首七绝《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张英《文端集》截图

该诗载张英诗集《笃素堂诗集》卷六,写作时间在康熙四十一年()以后,也就是其告老还乡居住之后。

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心声,一时间在民间广为传颂。同时,这首诗也巧妙的避开了阮大铖等附庸在民歌、小调上的“卑污标签”,这样使安庆的民歌、小调的别名----黄梅调,有了更贴近民间的诠释:黄梅时节唱的山歌、小调,被称为“黄梅调”。

张英与其子张廷玉被被民间称之为“父子宰相”,其影响力自然超过了明末时期的阮氏家族,所以“黄梅调”来源于怀宁黄梅山的真实源流逐步被民间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说法:黄梅时节唱的歌调的被称为“黄梅调”。后来,“黄梅调”也就成了安庆部分等地区民歌、小调的代称。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