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皮肤病哪里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702/4648924.html

(作者:项结权)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指出:“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冯梦龙曾在《山歌》中辟有专卷“桐城时兴歌”,谓之“乡俚传诵,妇孺皆知”,这些文献足以证明桐城歌在明中叶就已兴盛,并产生了较大影响。

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黄梅戏》介绍:“古代的石牌(怀宁)是安徽省的一个水陆交通大镇,向以鱼米之乡著称。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辛勤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的、优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调,传统地称为“怀宁调’。

“桐城歌”与“怀宁调”在明末时期的传播与一个人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他就是“黄梅调”创始人阮自华。

阮自华(-),字坚之,号澹宇。祖籍桐城藕山,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后迁居安庆,并在怀宁黄梅山有别业。阮自华阮自华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并收集、创作了不少民歌小调。因阮自华祖籍桐城,其收集创作的山歌、小调,有人称为“桐城歌”,又因其迁居怀宁黄梅山,所收集创作的山歌、小调也被称为“怀宁调”(怀宁清曲,又称怀曲)或“黄梅调”。其早年的诗《假至藕山阳江墅饭畊者》中就有和佃户“和歌”的记录:“和歌扣角牛衣下,醉向长林数鸀鶄。”其中“和歌”就是黄梅调早期的“一唱众和”模式。

明万历三十五年,曲作家吴梦旸(明浙江归安人,字允兆。好吟诗,善作曲)来怀宁黄梅山拜访阮自华,阮自华家伎声班演唱小调助兴,吴梦旸在诗《集阮坚之宅》称为所唱的“田野美歌谣”。

清初,阮氏家班解散后,黄梅山周边农忙时节唱“田歌”的习俗却保留下来。祖居怀宁黄梅山踏水桥人陈世镕自小对此农耕风俗耳濡目染。他将此写入了《怀宁县志》风俗志:“每当播种之时,主伯亚旅,一人发声,众耦齐和,长吟曼引,比兴杂陈,因声寻义,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于垄亩。”

阮自华有诗句“怀曲不堪闻”。而且他还有“清曲度蓬莱”的经历。也就是“不堪闻”的怀宁清曲“度”成让人回味的“蓬莱仙曲”。

明朝冯梦龙与沈德符都与阮自华有交游(前文有详细考证),因而“桐城歌”名播天下也是理所当然。

清康熙年间著名文人大臣张英对桐城歌也情有独钟,他将桐城歌称为“插田歌”、“樵歌”,他的诗句中多次提到。

张英(年~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又号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六年(年)进士,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性情温和,不图虚名。任讲筵官时,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康熙帝曾称赞道:“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康熙四十一年()张英在告老还乡的第一个梅雨季节,来到山中看到农民在雨中劳作,虽说大雨滂沱,淋湿了蓑衣,泥水淹没了小腿,但他们还在唱着“插田歌”。于是,他写了一首《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心声,一时间在民间广为传颂。同时,这首诗也巧妙的避开了阮大铖等附庸在民歌、小调上的“卑污标签”,使安庆的民歌、小调的别名----黄梅调,有了更贴近民间的诠释:黄梅时节唱的山歌、小调,被称为“黄梅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